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請開啟后繼續
  • <input id="w6yw4"></input>
    <menu id="w6yw4"><tt id="w6yw4"></tt></menu>
    <menu id="w6yw4"></menu>
    無機化學實驗(崔建華)(第二版)

    無機化學實驗(崔建華)(第二版)

    • 作者
    • 崔建華、王騰 主編 陳紅余、景秀麗 副主編

    《無機化學實驗》(第二版)對傳統的實驗項目進行了優化整合,力求簡明、實用,并兼具系統性和完整性。全書分為化學實驗基礎知識、基本操作實驗、基本原理實驗、元素化合物性質實驗、綜合性實驗和設計性實驗等六部分,共37個實驗項目。本書在實驗內容的選擇上突出基礎性,并對一些實驗項目進行了微型化探索,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實驗習慣、科學的思維方式和創新能力,使學生適應“一體化、多...


    • ¥28.00

    ISBN: 978-7-122-43549-1

    版次: 2

    出版時間: 2023-09-01

    圖書介紹

    ISBN:978-7-122-43549-1

    語種:漢文

    開本:16

    出版時間:2023-09-01

    裝幀:平

    頁數:160

    圖書前言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化學實驗有利于培養學生對科學知識的學習興趣與能力。由于實驗過程中手腦并用,感知與思維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這對學生能力的全面發展、創新意識的萌發和實驗習慣的養成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實驗教學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優良素質的有力手段,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
    無機化學實驗是化學、生物、藥學等專業學生進入大學后接觸到的第一門實驗課程。它對培養大學生對實驗課的正確認識、科學的思維方式、良好的實驗習慣以及保障后續實驗課程的有效開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高教學質量,培養適應21世紀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本教材在編寫過程中借鑒當前無機化學實驗教學研究的最新成果,結合自身教學實踐,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實驗習慣、科學的思維方式和創新能力為基本要求,對教學內容體系進行優化整合。
    本教材注重與理論教材的相互融合及互補,使實驗課程與理論課程既自成體系,又互為依托、相輔相成,并注意實驗課程和實驗教材自身的銜接,強調系統性與相對獨立性。本書從化學學科的內在規律出發,以無機化學實驗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與基本技能為教學主線,按照“基本實驗—綜合性實驗—設計性實驗”三個層次編寫,突出化學實驗教學體系的基礎性、系統性和整體性。全書分為化學實驗基礎知識、基本操作實驗、基本原理實驗、元素化合物性質實驗、綜合性實驗和設計性實驗等六部分。實驗內容的選擇上突出基礎性,并對一些實驗項目進行了微型化探索。
    本書可作為化學類、化工類、生物類、藥學類、材料類等相關專業的實驗教材。本書由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崔建華老師和王騰老師主編,參編人員有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無機化學教研室全體老師、基礎化學實驗室部分老師、泰山學院的劉晶靜老師。本教材編寫過程中參考了一些已出版的文獻資料,在此對相關作者表示感謝。
    由于編者水平有限,書中難免有疏漏和不足之處,敬請廣大師生提出寶貴意見。
    
    編者
    2023年3月

    作者簡介

    崔建華,山東第 一醫科大學化學與制藥工程學院副教授。畢業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系無機化學專業,獲碩士學位。主要從事無機化學理論、實驗教學及研究,有比較豐富的教學實踐經驗。發表論文多篇,其中SCI收錄2篇(第 一作者)。主持校級研究課題2項,副主編或參編《無機化學實驗》等教材3部,曾任泰安市科技發展計劃評審專家。

    精彩書摘

    《無機化學實驗》(第二版)對傳統的實驗項目進行了優化整合,力求簡明、實用,并兼具系統性和完整性。全書分為化學實驗基礎知識、基本操作實驗、基本原理實驗、元素化合物性質實驗、綜合性實驗和設計性實驗等六部分,共37個實驗項目。本書在實驗內容的選擇上突出基礎性,并對一些實驗項目進行了微型化探索,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實驗習慣、科學的思維方式和創新能力,使學生適應“一體化、多層次、分階段、開放式”的實驗教學模式。
    本書可作為化學類、化工類、生物類、藥學類、材料類等專業本科生的教材。

    目錄

    第一部分化學實驗基礎知識1
    一、無機化學實驗的教學目的2
    二、無機化學實驗的學習方法2
    三、無機化學實驗室安全知識3
    四、實驗室“三廢”的處理6
    五、實驗誤差與數據處理7
    六、無機化學實驗常用儀器及應用范圍10
    七、無機化學實驗基本操作18
    八、滴定分析基本操作26
    九、電子天平的使用30
    十、酸度計的使用32
    十一、分光光度計的使用35
    
    第二部分基本操作實驗39
    實驗1粗食鹽的提純與檢驗40
    實驗2硝酸鉀的制備與提純42
    實驗3強酸、強堿溶液的配制和相互滴定44
    實驗4酸、堿標準溶液濃度的標定47
    實驗5密度的測定50
    實驗6摩爾氣體常數的測定53
    
    第三部分基本原理實驗55
    實驗7醋酸電離度和電離平衡常數的測定56
    實驗8緩沖溶液的配制與性質58
    實驗9化學反應速率常數和活化能的測定61
    實驗10配位化合物65
    實驗11沉淀溶解平衡68
    實驗12分光光度法測【Ti(H2O)6】3+的分裂能70
    實驗13分光光度法測定鐵含量72
    實驗14EDTA標準溶液的配制、標定及水的總硬度測定76
    實驗15BaCl2·2H2O中鋇含量的測定79
    實驗16自來水中氯離子含量的測定81
    實驗17高錳酸鉀法測定過氧化氫的含量83
    
    第四部分元素化合物性質實驗85
    實驗18s區元素的性質86
    實驗19鹵族元素的性質89
    實驗20氧、硫重要化合物的性質92
    實驗21氮、磷重要化合物的性質96
    實驗22鋁、錫、鉛重要化合物的性質100
    實驗23鉻、錳重要化合物的性質105
    實驗24鐵、鈷、鎳重要化合物的性質108
    實驗25銅、銀、鋅、汞重要化合物的性質111
    
    第五部分綜合性實驗117
    實驗26以鐵為原料制備感光液118
    實驗27混合堿的分析與測定121
    實驗28胃舒平藥片中鋁和鎂含量的測定124
    實驗29硫代硫酸鈉的標定和維生素C片中維生素C含量的測定126
    實驗30漂白粉中有效氯含量的測定128
    
    第六部分設計性實驗131
    實驗31三草酸合鐵(Ⅲ)酸鉀的組成分析132
    實驗32雞蛋殼中鈣、鎂含量的測定136
    實驗33陽離子混合液和陰離子混合液的分離鑒定138
    實驗34TiO2納米材料的制備與表征140
    實驗35植物中某些元素含量的測定142
    實驗36二草酸合銅(Ⅱ)酸鉀的制備與組成分析144
    實驗37過氧碳酸鈉的制備與產品分析147
    
    附錄149
    附錄1298.15K時常見酸的酸常數150
    附錄2298.15K時常見堿的堿常數150
    附錄3一些難溶化合物的溶度積(298.15K)151
    附錄4一些還原半反應的標準電極電勢φ(298.15K)152
    附錄5金屬配合物的穩定常數153
    附錄6實驗室常用酸堿試劑的濃度和相對密度155
    附錄7常用緩沖溶液的配制156
    附錄8常見離子和化合物的顏色156
    附錄9一些物質或基團的分子量157
    附錄10某些試劑溶液的配制158
    附錄11酸堿混合指示劑159
    附錄12常用酸堿指示劑159
    
    參考文獻160
    
    

    發送電子郵件聯系我們